
隨著密度板生產的迅速發展,木材原料供應日趨緊缺,當密度板廠家對木材原料的需求量持續增長時,就對森林資源的有效保護造成了巨大威脅。 原料的選擇是密度板生產工藝設計中的重要環節,原料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產品的質量,也決定了這個產業的發展方向密度板廠家按照資源綜合利用的原則,采用木材剩余物作為貼面密度板的原料,設計產量不大,年產量3萬~5萬m3。

中密度板制造流程:一、削片:它是整個板生產中原料的制造車間,主要將松雜木材削成符合生產規格的木片,以備熱為纖維分離提供更好的條件。二、熱磨,將削片車間削出的木片經預熱蒸煮,機械分離得出纖維。三、纖維干燥:熱磨磨出纖維加上施膠使得纖維含水率達到40%-50%,如不經干燥處理纖維難以適應后續工段,在本工藝段主要控制干燥溫度在165℃左右,不會引起樹脂預固化,從而影響板的靜曲(MOR)和拉搞(IB),等力學性能。四、鋪裝:它將干燥后在纖維料倉貯存一段時間纖維,經送料風機到鋪裝機,利用真空氣流實現纖維的粗成型,再通過掃料輥和預壓機實現板壞的成型過程。

中國市場。據不完全統計,中國高密度纖維板產量從1984年不足1萬立方米增到2000年1490萬立方米,需求量達到2085萬立方米。預見到2010年中國高密度纖維板生產能力可達2870萬立方米,需求量3690萬立方米,市場缺口較大,市場前景十分樂觀。隨著當前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,人們的健康意識、環保意識、美觀意識不斷增強,高密度纖維板作為一種新型人造板,是木材的替代品,廣泛運用于建材、家具、家用電器、樂器、家庭裝潢等,是一種質優價廉的多種用途新型材料,高密度板制品深受人民群眾的歡迎。高密度纖維板生產建設項目符合國家產業政策,既是優化農村資源配置、提高農民收入,限度地發揮林木資源價值的需要,也是實現林業二次創業、應對入世挑戰的需要。本項目的實施,可以促進我國林業的進一步發展,提高農民植樹造林的積極性、主動性,實現企業與農戶的雙贏。

植物能夠通過光合作用吸入部分有害物質,例如:吊蘭、蘆薈、仙人掌、平安樹、綠蘿等。但這類方法的作用極為有限,植物進行的是光合作用,一般在白天吸入部分有害物質,而在夜晚不具備這個功能。人的生活規律一般都是白天室外,夜晚在室內,在人最需要空氣凈化時,植物沒有辦法起到相應的作用。雖然裝修家具中的甲醛無法避免,但消費者在購買家具時可盡量選擇口碑較好的品牌,并要求商家出具相關環保證書,且在購買家具后,務必先通風晾曬一段時間。如果著急入住,則一定要請專業機構對室內空氣質量進行全面檢測,確保各項空氣質量達標后再入住。